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聖嚴法師告誡眾弟子書

聖嚴法師告誡眾弟子書

我們讀印度佛教及藏傳佛教諸先賢所作論書,必以 讚頌三寶,感恩、歸敬、傳承法脈為開端。漢傳各宗,亦皆以祖述闡揚其所出諸祖之論點,為正宗或傍出之依據。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為眾所周知,然其絕不 違越禪宗歷代祖師所立宗旨芳範。迄于二十世紀之日本臨濟、曹洞二宗,以及韓國之曹溪宗,雖未見有偉大禪師出世,然其禪修之外形,依舊遵古守則,禪寺之運 作,尚可令人興古風之思,是以歐美人士之慕道習禪者,乃選擇日韓二系者居多也。

吾猶憶中國大陸曾有文化大革命之十年動亂中,雷厲風行,破 四舊之浩劫。否定漢民族古文明,摧毀漢民族古文化,致使中華民族史上,先聖先賢所遺智慧產業,一度遭到廢棄殘害。以彼時也,中國社會落伍於西方國家,故對 東方之儒道釋文化,視之為現代化之絆腳石。唯其於二十一世紀初頭,又復重視中華文化之含容性及消融性矣。又復振興儒道釋三教之研究及推廣矣。又復於大陸人 士口中得聞「感恩中國老祖宗的遺珍」矣!



數十年來使吾憂心而晝夜不已者有四:漢傳佛教人才寥落,其一也。漢人佛教界能通宗通教而對其本末源流得識權實者極少,其二也。漢人佛教徒中願意探索漢傳佛教而予以重新為現代人釐清脈絡次第者極希,其三也。淺學自驕者流競相奔走於南傳及藏傳門下則成群成隊者,其四也。

緣 此憂心吾即開創中華佛學研究所,培育研究佛學之基礎人才,首開重視梵、巴、藏、日、英等研究佛學之語文工具,中華佛學研究所能有今日國內外之好評,足徵吾 之所為,未曾白費工夫。然於其辦學目標則尚未達成,乃為「立足中華(漢傳)」佛教之復興,頗有一段距離,殷盼吾之弟子群,當以印度佛學為基礎,漢傳佛教為 資產,南傳及藏傳佛教佐參考,走出具有漢傳佛教特色之世界佛教大局面來也。

吾曾目睹不少怪現象:有一新時代之住持僧,為使其已有三百餘 年歷史古剎煥然一新,竟非整舊如舊,而是重新設計,以現代工法及現代建材將古匾、古字、古雕刻全部拆換成現代模式,實使得古文物遭殃,聞之視之心痛不已, 無它,當歸咎於僧人之未讀書也。有一位名聲甚美之長老以病往生佛國之後,生前所建頗具規模之道場,為其座下首席弟子繼方丈位,未久間,該道場文宣品中,介 紹該寺沿革,對於其師某長老隻字未提,其首席方丈弟子則自稱開山,外人扣問其故,答云道場初建之際,長老已時抱病,實際事務均由弟子經手也。此乃倫理廢弛 之一例也,弟子與師,爭奪開山之功勞,可嘆百千次!

吾見不少身著漢僧服裝者,並以漢寺及漢人社會為衣食資生,然其口口聲聲批評漢傳佛教之 不是純佛法,漢傳僧尼生活方式不合佛制律儀,彼等不時讚揚南傳佛教純正,藏傳佛教有內涵有次第。外人扣以汝曾深入漢傳佛教諸宗文獻否?答云:既不合原始佛 教又不合現代價值,豈用深入也。其實彼等確係無知淺聞,殊不知漢傳佛教本出於印度大乘亦融貫大小三乘,乃為發展中產生之適時適境而又不違根本之佛教。此種 漢傳佛教之特色,尤其是禪宗百丈的戒律觀,乃為不違大小乘戒律,亦不墨守大小乘戒律,允為隨時隨方而又不失清淨及精進之最佳芳規,亦為今後世界佛教之必行 也。

凡吾弟子當以吾此告誡,自勉勉人,庶幾漢傳佛教之法鼓宗,得以綿延不絕。否則,否定祖脈源而自以為高昭者,非吾弟子也。



---------------------------
轉載自:
http://www.ddm.org.tw/ddm/intro/index.aspx?cateid=492&contentid=224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