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淨土宗的自力與他力

阿彌陀佛,其實我們在讀古人的著作見解時,有必要多留意一下那位 古人身處的歷史背景及其本身的修行經過。如此去解讀其學說,相對會比較客觀及容易明白為何他會有某一類的思想傾向。現今的淨土宗,教義眾說紛紜,有人沿襲 善導大師之說,有人取明朝的「信願行」說,亦有人取日本淨土宗流派「純他力」之說,雖弘揚者大多宣稱是引用古人之語,但細細觀察,其實很多時候已不是古人 的原意。

末學就以道綽大師為個簡單的例子吧,大師是公元562—645的人,其學說為提倡佛教分為「聖道門」與「淨土門」。那個時候,除 了天台智者大師(538—597)是早於他之外,中國大乘八派當中,華嚴、密宗、禪宗、唯識、律宗等都未曾發展或者尚未成形(例如華嚴宗是在三祖時才教義 完備,而那時三祖還未出現;禪宗是六祖後才大弘,而六祖也是較此後出的,密宗(純密)那時更根本未入唐)。從此可以知道,道綽大師的判教說,是未曾考慮過 後來出現的眾多典籍及後來流行的修持法門。而大家卻可以很容易在現今多種淨土宗的宣傳書上,經常把這套判教說說成「淨土門」是「彌陀念佛」法門,「聖道 門」是「天台、華嚴、密宗、禪宗、唯識、律宗等宗」。這裡是大有商確的餘地。



因為就拿密宗來說,其教義也是很重他力思想,空海大師云: 「三密加持速疾顯」,就說明透過持咒、結印、觀想的三密,得本尊加持,能夠快速地成就悉地,那不是明顯的「他力」思想嗎?又各密宗本尊各有其所建之淨土, 有緣眾生隨願皆能往生,不一定要斷煩惱的聖者,這不是「淨土門」嗎?

另舉天台宗為例,法華三昧是以持法華經為重點,而法華經<法師功德 品>云:「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 百意功德。」這裡說明經力能成就行者獲得圓通,此處的持經加持力,其實也是「他力」。又《藥王本事品》云:「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 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這就說明修法華三昧可通「淨土門」。

說到這裡,就可以理解到,通途經常把 「彌陀念佛法門」看成是唯一的「他力」法門,唯一的「淨土門」的見解問題。也可以看到,其實很多時候,立說的古德,有的時候其學說是沒有也很難兼顧到一些 後出的理論和修持。但是後來的弘傳者,卻很多時候不考量古德的背景,就輒取舊說,其實有時候也是有得失的。得就是一個法門得以弘傳,失者就是義理上很容易 錯解其他眾多法門,理論系統其實也難以圓融。

末學之所以帶出這個觀點,是因為現今淨土宗的宣傳,實在太多「A」vs「B」的說法,「自 力、他力」、「聖道門、淨土門」、「伏惑往生、散念往生」、「多念、一念往生」,而這些說法又經常會涉及引述某某古人,某某高僧,學者很容易被弄到茫然不 知所從。其實不管那是不是來自於古德,我們作為後人,是應該有自行判別取捨的責任,不必為那是古人而說而苦惱,因為古人的理論有很多時候也是對立的。例如 「觀經善導大師四帖疏」與「觀經智者大師疏及四明知禮大師妙宗鈔」是確實的有義理上的不同取態,這是古時已經有的事實。

我們沒必要把這些千古懸案來煩擾自己,老實平淡的去品嚐一句阿彌陀佛,味道自然就會出來,自他不自他,聖道不聖道等等的概念,其實都沒甚麼實在的意義。

------------------------

在 此也希望補充,就算是禪宗,我們也不該把他看成全是自力,除非那個行者本身出發點純是自利,如果習禪的人發大菩提心,修禪欲為度盡眾生者,其實十方諸佛那 裡會不知不見不加持,讓其快速成就的呢。所以<金剛頂發菩提心論>說:「誓心決定故。魔宮震動。十方諸佛皆悉證知。常在人天。受勝快樂。」作為大乘行者, 一切還是以發菩提心為最要。
原文取自末學在<禪心論壇>的回覆,原文連結如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