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佛教各派對「佛、菩薩、證果」觀點上之異同

在所有佛教的教理中,南、北傳佛教所共同信仰的是「業力緣起論」,即是凡夫因為煩惱的推使而造作種種善、惡業,從善、惡業的累積繼而受輪迴的生、老、病、死苦;這點在各派間均沒有任何異議的。但是有關於菩薩、佛的所證的涅槃、所斷的煩惱,各個傳承是有不同的說法和依據的。

如果是南傳的修行者(主要以阿含經為依歸的行人),一個凡夫只要生起想脫離煩惱,出離輪迴的心,發意修行四聖諦,他便會進入聲聞乘(阿羅漢)的修行道路 上;如果這個人在修行中,還悲憫其他也在輪迴的眾生,期望終有一日能夠以佛的形象度眾生,那便會進入菩薩乘的修行道路上。在南傳來說,雖然是有菩薩道的存 在,但他們「不認為」所有眾生最終都會成佛的,他們的說法是,眾生可以自己選擇行聲聞道或菩薩道,不過一般是鼓勵學人修習前者,而菩薩道則較少提倡,而且 他們認為菩薩道這一條道路是異常地艱辛的。

南傳佛教雖然承認有菩薩,但是在其教理中,是沒有「斷惑」(即是把煩惱滅掉)的菩薩,而只有「伏惑」(暫時停止煩惱活動)的,其理論是這樣,如果是一個斷 了惑的人,他的輪迴業因已經滅了,輪迴因斷了,就意味他是不會再進入輪迴,譬如以斷了「見惑」的初果羅漢為例,他最多只會七次來往人間天上受生,了結其餘 下的輪迴的業之後,便會出離六道輪迴之外,住在永離生死的涅槃寂滅當中。在南傳來說,入了涅槃的聖者,是不會再來人間的,因為沒有再推動輪迴的業可以使他 再次出世。



跟北傳的說法一樣,南傳的菩薩道是要在非常長的時間中(漢傳指要經歷「三大阿僧衹劫」、南傳則是「四大阿僧衹劫」)修行,並需要不斷地輪迴,以積聚成佛的功德(波羅蜜多),在南傳來說,這是不能夠以斷 惑的姿態來修的(因斷了惑就不能斷續不停地輪迴),如果依據某些部派佛教的觀點,在此期間也有墮落惡道受苦的可能。而菩薩道修成後所成的佛,其所證得的涅 槃(與解脫),與出離三界的羅漢聖者所證得的涅槃是「沒有差別」的。斷的惑都是一樣,只是佛因為波羅蜜多的圓滿,其所示現的相是較羅漢美滿。而且,因為佛 跟羅漢一樣斷了輪迴的惑,南傳行者相信,一旦佛陀入涅槃後,是「不會」也不能再次進入輪迴,再次示現成佛的,因為構成輪迴的因已經沒了,還用什麼來繼續輪 迴呢?(關於這方面的問題,當代南傳「帕奧禪師」的著作有很詳盡的說明,大藏經中的<異部宗輪論>也描述了早期佛教部派就佛果、菩薩、斷惑等的不同看 法)。

而北傳佛教,即大乘的教理(以華嚴、法華等大乘經典為依歸的行者),由於認為羅漢所斷的惑並未究竟(<大智度論>稱為猶有習氣),事實是應有更深細的煩惱 在證得羅漢果後存在,因此羅漢的涅槃不會是永恆的,日後還有出涅槃的一天,之後還是需要學習成佛的(見法華經的化城譬喻)。因此大乘相信,羅漢往後還是會 學菩薩道的。依漢傳佛教天台宗的教理,羅漢斷的惑叫「見思惑」(粗的煩惱),往後還有「塵沙惑」、「無明惑」(細的煩惱)要斷,因此大乘有菩薩五十二個證 果的階位,每個階位所斷的煩惱不同。

由於大乘信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及如來藏,所以認為所有凡夫最終是必定成佛的,只是遲早的問題。與南傳觀點不同,大乘的菩薩是有「斷惑」的,因為大乘是 唯心論(唯識論)者,主張輪迴中所現的煩惱其本身的性質是如幻的,只要能夠無間斷地體察到這個一切法如幻的體性,就能夠在輪迴中體驗佛陀的涅槃(「中觀」 派的一切法空,天台宗的「通教」就是抱著這個觀點)。在北傳佛教來說,涅槃是不需要離開輪迴以外尋找的,菩薩知道一切法如幻,他就能夠在斷惑的情況下,如 幻地輪迴,如幻地修波羅蜜多,這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的中道思想。

大乘因為相信有比羅漢斷的見思惑更深的煩惱,因此佛果、涅槃也變成有不同的層次。在天台宗說得很詳細,只斷「見思惑」而現的佛,叫做「劣應化身佛」(形相 像一般人),當中證得的涅槃稱為「偏真涅槃」;而進一步斷了更深細的塵沙惑、無明惑而現的佛,叫「勝應化身佛」及「報身佛」(因為能夠示現形相圓滿,比天 界的人還要美麗很多的形象),如果連無明惑都斷盡,就會證得如虛空般清淨的「法身佛」,其涅槃是究竟的「大涅槃」。

在北傳來說,只要發心要度眾生,便是菩薩乘的行者,不過要有資格稱為「大菩薩」的,是斷了見思惑、塵沙惑、一部分無明惑(即無明惑未斷盡)的行者。由於已 經斷了部份的無明惑,大菩薩是能夠示現佛的形象來度眾生的,像上述的劣應化身,大菩薩都能夠示現。這當中的理論是比南傳的說法複雜多了,因為大菩薩某程度 上也可以是佛,而大菩薩所證的涅槃就叫做「無住涅槃」(不住生死輪迴也不住涅槃)。也因為如此,大乘的佛跟大菩薩是永遠不斷在輪迴中,一次又一次地示現成 佛,度眾生的工作是沒有終止的,這一點跟南傳是不同的。

最後是密教中的凡夫、菩薩、佛觀。承接著大乘的佛性思想,密教(以及大乘的圓教),一切凡夫(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都可以是佛的化身(稱為等流化身、 普門示現);而且這個佛化身的凡夫,也可以是一切無明惑都斷了的喔。因此,密教裡修各種本尊瑜珈(不管是菩薩形態的、天神型態的),只要修成功,與修佛的 瑜珈是一樣的,<金剛頂發菩提心論>云:「若願成瑜伽中諸菩薩身者。亦名發菩提心。何者?謂此諸尊。皆同大毘盧遮那佛身」。

密教中,佛也是分為化身、應身、報身、法身的級別(當中還可以再細分自受用、他受用身);而法身佛「毗盧遮那」則是最高的佛果,高於一切佛,也是一切佛的 根本(本初佛);密教的理論不同於其他傳承的是,菩薩修行不一定要修「三大僧衹劫」,而是不管時間長短,斷了各種粗細的煩惱,便可以「即生」、「即身」成 就佛的果位。

以上概略地說明各傳承就佛、菩薩、凡夫的不同觀點,當中理論甚繁,而且異說紛紜,因此本人上述必定有不善之處,不過希望藉此能夠簡單地讓一般人認識各傳承之間存在觀點差異的事實吧。

(附註:在這裡引用阿羅漢的見惑、思惑等字眼是部派佛教時代,「說一切有部」已經有使用,後來天台宗繼續採用並擴充之。但是讀者應知道,南傳佛教是沒有
「見思惑」這個觀點,也就是沒有北傳常見,斷八十八品見惑和八十一品思惑而證果的說法。這一點務請留意,因為北傳一般所指的「小乘」其實多數是指「說一切有部」,而南傳佛教其實是「分別說部」中分支出來的「銅牒部」,他們的論典依據各有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