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往生需要「善行」與「定力」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主要只談到信願,因為這是往生的最低要求,所以對其他方面並沒有詳細講。其實信願能否相續,關鍵在於過去的善業和定力;「善業」指的是過去的持戒、懺悔、佈施、供養或修福等行,定力則是平日持名念佛,觀想、持咒乃至坐禪等等的培養。

在《彌陀要解》中,把一心不亂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當中有深有淺,就「事一心」而言,其最低限度,就是暫伏見思惑,做到這個程度,往生是決定的,因為惡念在那種狀態下無法再干擾行者。

在 南傳佛教中,也有念佛的法門,不過他們不用持名,而是觀佛相好或思惟佛德,按南傳的論典,念佛能達到的最高定力是「近行定」;「近行定」是指沒有達到「初 禪」但已接近的禪定,漢傳一般稱之為「欲界定」。能夠達到「近行定」的行者,其功夫已經能夠不受「五蓋」(貪、嗔、睡眠、掉悔、疑)所干擾,這種程度離證 果解脫尚遠,不過就已經是「三昧」(正定)的成就,只是層次相對淺而已。


「近行定」是修任何一種解脫道證聖果所必需的最低定力,經論如 《雜阿含:須深經》所載,無神通的慧解脫的聖者所達到的便是這種定,如果是神通洞達的聖者,則需要證得四禪的甚深定力,不過,現代人很難學,因為修習深的 禪定,需要很長時間遠離人煙,久坐不動。所以一般南傳的解脫道,只要求「近行定」的層次,因為在行住坐臥中,均可以成就此定,這是按《大念住經》所言。

話說回來,能夠達到「近行定」的念佛人,他往生之所以決定,是因為他已能做到在臨終時,不被惡念干擾的程度(「五蓋」暫伏),有了近行定的力量,念佛人的信願心能夠不受惡念干擾地相續,那麼往生便決定無疑。

這 是對「一心不亂」的最低定義。「一心」這個字眼,本身在修「禪定」,是經常用到的,從近行定到四禪八定,每種禪定都會具備「一心」這個特徵,「不亂」也如 此;玄奘大師所譯「繫念」,也是修禪定的常用之詞。因此,按照佛典,這都是「定」的描述,如果將它解成無關禪定,那無疑是曲解佛經。

或許有人會問,為甚麼念佛只能達到「近行定」?原因是因為進入初禪的人,其「身、口、鼻」的感官功能會暫時停止運作,他不可能開口動舌念一句「阿彌陀佛」呢!到四禪者呼吸血脈都停止,心無一念,不可能念佛。只有「近行定」,是可以在行住坐臥中培養並證得。

或 許有人又會問,這不是很難達到嗎?這裡所指是就要做到「往生決定」或者「能控制自己往生」而言,達到「近行定」者,就算無人助念都應該能往生。注意這並不 是說往生的「起碼」條件,如果是說往生的最低條件,那就是臨終信願一聲佛到十聲佛便可以,只是這類人「萬中無人」,若過去無宿因者,基本是很難成功的。

在 沒有達到近行定的情況下,要讓往生順利成就,便應當終生奉行善法,發菩提心,持戒修福和懺悔業障,由於善緣的協助,便可以在臨終感遇善友善境,為我們助念 往生,縱然功夫有所不及,仗外境的緣,往生成功的機會便會遞增;有的善人,在臨終未能念佛,死後很幸運地遇到具德上師在七七日內修法引導,或遇著具德法師 為他做三時繫念之類的法事,也是能往生的。但這些種種,前提都是那個人往昔曾種善因,無此則決不可能忽然感得這些善境現前,所以末學再三強調因果,善行與 懺悔的重要性,就算是有漏的善行也是可以感很大的果報的,<地藏經>也說佈施醫藥飲食的人,能夠感得多生在天上受樂的果報,這是不可以看輕的。

如 認為「一切是佛力」,就妄想不守戒、不作善或不修心便輕易見佛往生,這是非常不當的想法。須知佛力再大,也大不過因果,當年佛陀想阻止釋迦族被琉璃王滅, 其神通再廣大也阻止不到,神通第一的目連想用神通救在惡道的母親也做不到,最後還得透過齋僧種福才成功超拔。這說明行善,懺悔修福實在少不得。佛力是不可 思議,業力也是不可思議呢。

淨土三經之一的《觀無量壽經》,其別名是「淨除業障,生諸佛前」。《往生咒》全名是「拔諸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這些都說明,往生是要淨除業障,而這就有賴持戒修福,懺悔發願念佛坐禪等行。

佛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如果教人
「不斷眾惡,不修諸善,染污其意」,那不是魔教是甚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