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23日,我到了緬甸參加三個星期「毗婆舍那」(Vipassana)禪修營,是繼四月和六月份參加的另一個屬於馬哈希大師傳承的禪修營,這次法會的主持導師是四月曾經見過的班迪達大師(Sayadaw U Pandita)。
據我所知,馬哈希大師在
1982年8月圓寂之後,班迪達大師一直是仰光馬哈希禪修中心(Mahasi Sasana
Yeiktha)的主持導師,但後來因為人事紛爭,所以他於1990年遷出那兒,到了仰光的雪達功(Shwe Taung
Gon)區成立一個新的禪修中心,後來再於幾年後,在勃固省(Bago)的「Hse Mine Gon」建立了一個地方非常寬廣的森林道場。
森
林道場那邊,每年會為國際人士,在12月至1月舉辦為期兩個月的禪修營,參加者來自全球不同地方,歐美、澳洲、亞洲等多國和地區的在家和出家人都會齊集在
這裡學習馬哈希內觀禪法。這次的活動,是第十三屆,參加人數約一百多人,男女各有約40及60人,分開在兩個禪堂修習。
我這次旅程,因
為得到仰光親友的協助,在上午一下飛機,就先到班迪達大師在雪達功的禪修中心報到,由於從那裡前往森林道場需要坐一個半小時的車,所以我需要先諮詢他們,
到森林道場的車開出的時間,如果那天沒有車的話,就要等待第二天才可以過去了,那天下午剛好北京會有兩位女同修會報到,所以寺方說下午三點會有一班車。因
此,我就託親友在三點之前帶我到仰光的著名禪修道場參觀(其他寺院的照片和介紹會在別的文章貼出)。
這次的禪修,三個星期我都是在森林道場過的,仰光的雪達功禪修中心只屬於短暫的觀光,那邊的環境我並沒有很深刻的體驗,不過,我的親戚家就住在那邊的附近,約十分鐘走路的距離,下次有機會,我會再到這邊親自感受禪修的環境。
下面我會為大家介紹一下班迪達大師的雪達功中心和森林禪修道場。
這是雪達功禪修中心的大門(從裡面往外拍),那邊離仰光機場很近,距離大概只有十到十五分鐘的車程。
這是入了大門後所見到的建築。
這是中心內的環境一角。
這是中心的另一角。
這是辦公室,圖內帶眼鏡的女士是負責接待的,會說英語。
這是森林道場的籌款通告,捐款用作維護道場的日常開支與維修。
辦公室內的環境,牆上掛著馬哈希大師和班迪達大師的照片。
這
是禪堂的入口,是屬於女眾的,男眾的在樓上,不過因為不是在這裡登記,所以這次並沒有進去參觀。這裡的設計有點不太理想的地方,因為一進大門,右手邊就是
禪堂,因此從大門進來的人或車輛可能有機會吵到禪堂裡的人,不過,雪達功區是一個比較寧靜的社區,所以多數情況下都是安寧的。或許因為了解到設置的問題,
森林道場那邊的禪堂都設在道場比較後的位置,不在入口那邊。
如上面所說,我只是短暫到訪雪達功禪修中心,下午我和北京來的一位比丘尼和一位女居士坐著中心的車,前往勃古省的森林道場,因為時間有點延誤,我們到下午六點才到那邊。
森林道場在網上有一套影片,簡短地介紹了那裡的環境,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看這個短片,內容會比照片更生動。
班迪達森林道場介紹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eyQ9MmQny4
這是我從GOOGLE MAP的地圖修改而成的班迪達森林中心地圖,透過這個地圖,各位便可以很容易了解這裡的地理環境,以及以下圖片所指的地方和位置了。
從地圖可見,那裡的地方真的很大,從「入口」前往男眾禪堂正常步速需要十五分鐘,如果以行禪的速度就需要很久了。
這是森林道場入口右邊的小房屋,應該是法工的住所。
入門後有很多顆大樹,這是其中一顆,見到它感覺很舒服。
這是辦公室,來這邊的人要注意,通常接待人員都是以緬甸語和英語溝通,其他語言必需要有人翻譯或者參加者懂得基本英語,不然會出現無法溝通的現象。
那天來到這邊,第一樁事就是填「申請表」,然後安排住宿,還有借給我們緬甸傳統的「裙子」(longyi),因為在那邊每天都必須要穿。
這是森林道場入門後的另一角。
在
門口的旁邊有一條小道,可以通往「飯堂」(圖中的兩層高房子),男女眾每天早午兩餐都在這邊享用。不過,在這裡我其中一樣比較不習慣的就是這邊的食物,雖
然他們有分開素食和肉食,但是很多時候的菜都會有辛辣的成分,特別是蔥、蒜、洋蔥、蛋這些中國素食者不吃的食材;所以我在頭幾天吃到這些,都頗為不習慣,
畢竟很久沒有吃這麼重的味道了,不過沒法子,為了要學禪法,必須通過這一關。以我所知,其他的緬甸禪修中心在食物方面,應該都是這種安排,因為在南傳的概
念,並沒有禁「五辛」的傳統,所以只是以西方人素食的觀念來做出安排。
一個題外話,因為緬甸本地人的收入每個月很低,只有約一百美元的
收入,所以我的親戚告訴我,本地人一個月也很難可以吃一餐肉,一般都是吃飯、麵條、蔬菜為主。因此,雖然緬甸的佛教沒有主張吃素,但是那兒的國民並不會像
中國人那樣,每餐吃得大魚大肉,一天殺千千萬萬的動物那麼恐怖。
還有,在森林道場可以打齋,分為三類(按照2011底禪修營的情況):
1)早餐--美元250
2)午餐--美元380
3)黃昏的果汁--美元50
供養的人數約有120~150人,中心內禪修者的數目大概一百人左右,而法工等又有好幾十人。
因此一個人的用餐成本費用大概港幣十幾二十多元。 請注意,縱然沒有錢捐獻也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寺院是「免費」提供禪修的環境,捐獻只是隨個人意願。
因
為是在郊區,這裡的天氣給仰光更涼一些,12月的氣溫一般早晚只有十七八度,中午則可能有三十度,如果著涼感冒,那裡有常駐的醫生免費為禪修者診病,是一
般西醫的治療模式。我在這裡的頭一個星期也曾經感冒了幾天,不過,早餐或午餐後的時份,醫生很多時候都不在,要找到他,最好先向護士說明白,約好某個時間
再來.當然最好是自己帶備足夠藥物,那麼就不用麻煩別人囉~
走過了飯堂不遠的地方,是老師父班迪達尊者的住處。
跟
著走道,就會見到「Water Sima Hall」(水上戒壇),禪修營期間是小參問答的其中一個場所,我自己也在這裡作小參,老師是Sayadaw U
Thuzana。平日這裡應該是用作授比丘戒的場所,因為SIMA本身是「戒壇」的意思,設立在湖的中央相信就是為了方便結界。
這
是平日禪修小參問答的其中兩張時間表,一般都是按國籍來編排,這是為了方便翻譯人員的緣故,懂英文的同修會比較方便,因為可以省掉翻譯人員所佔的時間,報
告內容可以更多。右下的名單中所列出的導師Sayalay Ma Vimalanani早前在四月份也曾經在台灣的正醒禪苑當指導老師。
在Sima hall的走道旁邊往外看,就可以欣賞到班迪達森林中心其中一個大的湖泊。
雖然不是蓮花生長的季節,不過那天還有一朵蓮花綻放。
這是每天早上凌晨三點用作打板的木柱。
這是禪修營的日程時間表,凌晨三點起床,晚上九點半左右休息,一天坐禪共修六小時,行禪四小時,午餐後可以休息一個半小時左右。
在打板鐘的附近,有幾條小路,一條是經過「水上戒壇」通往飯堂的路,一條是前往男眾住所,另外兩條則分別往男眾及女眾禪堂。
森林中心內的供水一般都是靠著這些儲水塔來應付日常的用水,全都是善心仁士捐贈。
這裡的住宿男女是分開區域的,男眾的區域比較接近禪堂,不過走路也要五~十分鐘,平常如果人數不多,學員可能會被安排住在圖中的小木屋(kuti),一般都是單人套房,有獨立廁所和洗澡設備。
因為我3號才到來(國際禪修營在1號開始),所以獲安排住在宿舍(編號64)裡面,宿舍內有約十個獨立房間,每一個房間均為雙人套房,因為那時候人不多,所以我還是自己一個人住一個房間。
這是64號宿舍裡面的環境。
房間裡面的環境,森林道場蚊子很多,所以都必須要用蚊帳,寺方會提供我們電筒、衛生紙和洗衣粉;防蚊膏或者拖鞋可以向辦公室的接待人員借用。
森林道場的住宿可以說是我住過的寺院當中最好的,記憶當中我應該沒有試過自己一個人住一個房間呢,能夠沒有鄰床發出的打鼾聲或者進出聲真的很感恩!
記
得以前曾經在一個道場,房間裡睡了十多人,每晚幾乎都很難睡,總有人上廁所或者開關門,又或者有人打鼾,因為睡得不好,第二天人就會很累及上火,所以一個
比較舒適的住所實在是很難得的。雖然在森林道場每天睡的時間不多,大概五小時,但是我在這裡一般都睡得很好,頂多只有一兩晚是比較晚入眠,此外中午還可以
休息,所以住宿和睡眠方面在這裡不怎麼有問題。
在森林中心內常常會見到這樣的走道,因為地方大的緣故,平常這裡的運輸,譬如帶新的學員入住,都會使用小貨車載人和行李。
圖
中的是男眾的禪堂,地方是蠻大的,如果坐位擠一點,可以容納兩百人,坐得寬也可以容納一百多人。因為只有約40多人,所以我們行禪都有頗多的地方可以走,
不過據說女眾那邊就比較擠,有的女同修報告說行禪時總是給別人「切線」,感覺有些煩擾。在禪堂後面,有提供大瓶的純淨食水,廁所也有十個,平常到了下午4
點半,就會有果汁提供;不過我個人的感覺是甜的東西容易令人胃熱,所以我只是以多喝溫水的方法來減低餓感,效果不錯。
禪修營後記:
如果與四月在台灣那次的禪修營相比,我是覺得在台灣正醒禪苑的環境比較相應些,而且也比較快能夠安住在方法上,或許始終是第一次到緬甸,環境方面需要長一點的時間適應吧,期間還病了幾天呢。
在
禪修的後十天,狀態是比較好些,坐禪的時間也相應拉長,從每天固定的六個小時,再加多兩三個小時,中間的行禪部分都省掉;我的體會是這樣子連續多坐,心會
比較穩定,可以更持續地觀察身心現象,一個小時實在有點太短,而且坐禪是比較行禪安定,所以經過諮詢,指導老師認為也可以加長時間坐。
這次的禪修營,我感覺食物是一個問題,辛辣食物對於我這種脾胃不好的人影響還蠻大,容易導致上火,也會增加掉舉的機會;在適當時候,坐禪前做一些瑜珈動作,如太陽式,使血氣暢順,坐後狀態明顯會更佳。
另
外一樣體會是,當坐禪時能夠穩定住在方法上,以後的行禪與日常生活就會變得不太費勁,便可以觀察到每一個動作,譬如說坐後解手搖頭等小動作,或者回到房間
洗澡時,伸手開水龍頭,接觸以及水灑在身上的冷感,皮膚刺激的活動等等;如果坐禪的狀態不佳,相對地其他日常生活的觀照,很多時候會游走,需要多番自我提
醒,但是在坐禪佳的輔助下,則不會怎樣需要提醒,它會自動地開動。從這次的體會,我覺得在「奢摩他」(止)方面應再多下工夫,反而比較實際,因為硬著去觀
身心現象,有時候縱然觀察到,它的力量是不夠深或者穩定的,而在觀照所緣不夠深入的情況下,要破除根本的煩惱是有困難的;因為煩惱的「現起」極為深細,只
是在心識一下投向某個影像或聲音,便可以如閃電般快速生起,其力量亦可以如瀑布般洶湧,在「奢摩他」不夠堅固的情況下,要追上它的活動,解除它與根塵之間
的黏著力量是不可能的。
經過這幾個月的親身觀察,可以見到馬哈希大師不同的弟子教法之間所存在的不同,有的只是偏向單純的教導馬哈希毗
婆舍那(慧觀),而有的則主張修習一些「前方便」作為毗婆舍那的入門;在眾多的馬哈希弟子中,以恰宓禪師最為擁戴這種觀點,他的教法是先修「佛隨念」或者
「慈心禪」,然後再修毗婆舍那;他特別主張對一般人教導「慈心禪」,因為此法比較容易使心安靜,而佛隨念因為需要有佛學基礎才可以修,不及慈心能夠為一切
人所了解。
這一個觀點,其實與漢傳佛教裡面,天台宗「藏教」中提到先修「五停心」,後修「四念住」(毗婆舍那)的說法一致,慈心禪和佛隨念也正是「五停心」的其中兩種;可惜的是,漢傳已經再沒有人修或者能夠傳授這類禪法,反而在南傳佛教的傳統,可以找回這些古代的寶物。
因此,下次我將準備到新加坡的恰宓禪修中心,在「慈心禪」這方面多下工夫;兩年多之前,記得曾經在帕奧禪師的台灣道場學過簡單的慈心禪修法,知道它共有528種修法,不過因為那時候正在修安般念,因此並沒有深入地去修。下次的禪修營也應該是時候深入去了體驗這套法了。
總括而言,這次參學之旅是不錯的,雖然不算是感受最好的一次,但是在這裡學到不少南傳佛教的文化以及自己禪修上的一些問題。對於想學習馬哈希禪法的朋友是值得參訪的。
報告到此已經差不多,最後補上一些班迪達禪修中心的資料,需要以英文/緬文聯繫:
網站:http://www.panditarama.net/
電話: +951 535 448, +951 705 525
E-mail: com2panditarama@gmail.com
願一切眾生身心悉皆安樂,解脫諸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