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帶業消業生淨土-聖嚴法師

帶業消業生淨土-聖嚴法師(節錄自《念佛生淨土》)

一、修淨業和消罪業

諸位善知識︰我們在佛七期間的每晚進行「大迴向」之後,都有發願「求生淨土」的禮拜。是不是能生淨土?當然不容懷疑,但是修行西方淨土法門的人,善根有深淺之別,修行的時間有遲早之異,修持的工夫有勤惰之差,業障也有多少不等。所以凡夫往生佛國之時,《觀無量壽經》說,蓮花分有九品。《無量壽經》說,諸有眾生,往生佛國,分作蓮花化生及邊地胎生的兩類:蓮花化生者分作三輩;邊地胎生乃收不信佛智,但信罪福而願生彼國之人。往生佛國既有高下、中邊的不同,往生的條件,自然也有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的不同了。
根據《觀無量壽經》的要求,是說:「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三福即是往生淨土的「淨業正因」。所謂三福淨業,便是: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此中第三項內的「發菩提心」,依唐初迦才的《淨土論》說,當含攝: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化一切眾生的三聚淨戒全部內容。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往生需要「善行」與「定力」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主要只談到信願,因為這是往生的最低要求,所以對其他方面並沒有詳細講。其實信願能否相續,關鍵在於過去的善業和定力;「善業」指的是過去的持戒、懺悔、佈施、供養或修福等行,定力則是平日持名念佛,觀想、持咒乃至坐禪等等的培養。

在《彌陀要解》中,把一心不亂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當中有深有淺,就「事一心」而言,其最低限度,就是暫伏見思惑,做到這個程度,往生是決定的,因為惡念在那種狀態下無法再干擾行者。

在 南傳佛教中,也有念佛的法門,不過他們不用持名,而是觀佛相好或思惟佛德,按南傳的論典,念佛能達到的最高定力是「近行定」;「近行定」是指沒有達到「初 禪」但已接近的禪定,漢傳一般稱之為「欲界定」。能夠達到「近行定」的行者,其功夫已經能夠不受「五蓋」(貪、嗔、睡眠、掉悔、疑)所干擾,這種程度離證 果解脫尚遠,不過就已經是「三昧」(正定)的成就,只是層次相對淺而已。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業障」不妨礙人往生?

近聞有說法指「只要有信心,業障輕重和怨親債主多少都不會障礙人往生」,末學有感這種說法當中有一些概念相當含糊,實在有釐清的必要,不然就可能演變成「做惡不妨往生的論調」,在此發表一下末學的個人看法。


「業障」能否障礙人往生?

業障是我們過去身、口、意所作的惡業而引致的修行上的障礙,從外在使我們無法見聞佛法的障礙(如生邊地乃至盲聾啞)乃至內心生起的惡念(不信、無慚愧等)都可以是「業障」,究其本因就是「貪嗔痴」。

談 到「業障」能否障礙人往生,便要說往生的心理條件,按《彌陀要解》所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往生最起碼是要臨終「信心」和「願心」具足,才能感 阿彌陀佛現前接引,但問題是,如果一個本來信願心具足的人,因為各種因緣,引致他臨終時突然生起「猜疑心」、「無願心」乃至是其他種種不善心念(如嗔 心),這些心念能否障礙那個人往生呢?答案是肯定的。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南傳佛教的《孔雀經》

南傳佛教中,有多部屬於保護修行人的保護經(paritta),著名的有《慈經》,《三寶經》等,其中還包括以下的《孔雀經》,有趣的是在北傳佛教中,也有一部類似的《孔雀明王經》,雖然北傳版本較南傳的內容增加了很多,但當中有關於釋迦牟尼佛轉生為孔雀王的故事卻是相同的,可見兩者有著長久的淵源。

下文是我從英文版
南傳《孔雀經》所作的編譯,「歷史概說」的內容主要是翻譯自「Buddhism in Myanmar」(註1),其中增補了來自「Palikanon」(註2)的小部分內容。至於孔雀防護法》(Mora Paritta)則完全翻譯自Access to Insight的英文版本(註3)。


----------------------------